螺絲強度 ≠ 抗拉拔能力
2025-10-22
文章目錄
這句話其實正中許多非工程背景的人常有的誤解。
「螺絲強度 ≠ 抗拉拔能力」
螺絲的強度只是材料本身的承載極限,而抗拉拔能力則是整個「系統」的性能。
① 螺絲「強度」是材料本身的性能
螺絲強度通常用三種力來定義:
- Tensile(拉力):螺絲本體在軸向能承受多大拉力。
- Shear(剪力):螺絲在橫向能承受多大剪力。
- Torsional(扭力):螺絲能承受的最大扭轉力矩。
👉 這些數值只與螺絲 材質、直徑、熱處理與製程 有關。
它告訴我們「螺絲本身」在破壞前能撐多大力。
② 抗拉拔力是「整體系統」的表現
當螺絲鎖入基材時,抗拉拔能力其實來自:
- 🧱 基材的抗拉拔性能(如混凝土 vs 石膏板差很多)
- 🪛 螺牙幾何設計(牙型角度、牙距、咬合深度)
- 📏 鎖入深度(越深,咬合面積越大,拉拔力越強)
- 🧲 摩擦與包覆壓力(尤其是鑽尾螺絲與自攻螺絲)
👉 即使一顆螺絲抗拉強度再高,如果基材是脆弱的,它還是會「整顆拔出來」。
③ 工程實務對比
項目 | 螺絲強度 | 抗拉拔能力 |
---|---|---|
定義 | 材料極限 | 螺絲+基材+牙型的系統表現 |
測試對象 | 單一螺絲 | 螺絲鎖入後整體 |
影響因素 | 材料、直徑、熱處理 | 材料、牙型、深度、基材強度 |
常見誤解 | 強度高=拉拔力強 | 有時高強度反而會「先拔出基材」 |
📌 結論|「強度」與「拉拔力」不能畫上等號
- 高強度螺絲只是材料能撐比較大的極限。
- 拉拔能力取決於「材料 × 幾何 × 鎖入條件」。
-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建築用螺絲會特別強調「牙型設計」與「基材匹配」,而不是一味提高強度等級。
👉 工程師在選螺絲時,不能只看強度規格,而要看系統拉拔力。